一、活动目的
《学校心理辅导》在本学期被获批为四川理工学院2018年第一批“示范课堂”,根据示范课堂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的十个转变:即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重理轻文向文理兼容转变;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重研轻教向研教融合转变;共性培养向因材施教转变;终结评价向发展评价转变,因此该门课程进行如下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外实习基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变“教师教为主”为“学生学为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总结本次课程改革的成果和经验教训,也是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专业技能的平台,特申请举行本次活动。
二、活动参与对象
应用心理学专业2015级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派出代表参赛(共有11个小组),2015级全体学生、2016、2017级部分学生代表观摩。
三、活动内容
由三部分组成: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说课(5分钟)、模拟授课(10分钟)、课程总结汇报(5分钟)。其中汇报、说课、授课环节得分纳入团体竞赛评分,说课、授课环节得分纳入个人竞赛评分。汇报环节考查学生在本次实践中的实践内容、实践目标达成情况、实践过程、实践效果;说课环节考查学生的课程设计方案的基本情况;说课环节考查学生的教学基本功、教学组织、板书、PPT制作等能力。
四、评委组成:心理系教师代表
五、评分方式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20) | 得分 | |
汇报 (20分) | 实践 目标 (5分) | 实践目标清晰、目标设定合理 | 5
|
|
实践 内容 (5分) | 实践内容符合课程要求和学生特点、全面而丰富 | 5 | ||
实践 过程 (5分) | 实践过程中全体成员积极主动参与、具有良好的应变处置能力 | 5 | ||
实践 效果 (5分) | 目标达成度高,实践效果良好 | 5 | ||
评委签名 | 合计得分 |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20) | 得分 | |
说课 (20分) | 教学 设计 (10分) | 选题新颖、有吸引力,符合学生实际 | 5 |
|
教学环节完整,层层递进,逻辑性强 | 5 | |||
教学内容详实,重难点突出 | 5 | |||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符合课程需求和中小学生特点 | 5 | |||
评委签名 | 合计得分 | |||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60) | 得分 | |
课堂 教学 (60分) | 教学 内容 (15分) | 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 | 5 |
|
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渗透专业思想和学科特点,为教学目标服务 | 5 | |||
重点难点突出,条理清楚,内容承前启后,循序渐进 | 5 | |||
教学 组织 (30分) |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设计方案体现完整 | 10 |
| |
启发性强,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 5 | |||
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 5 | |||
教学方法恰当,有教学特色 | 5 | |||
板书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结构合理,板书与多媒体相配合,简洁、工整、美观、大小适当 | 5 | |||
语言 教态 (10分) | 普通话讲课,语言清晰、流畅、准确、生动,语速节奏恰当 | 5 | ||
肢体语言运用合理、恰当,教态自然大方 | 3 | |||
教态仪表自然得体,精神饱满,亲和力强 | 2 | |||
教学 效果 (5分) | 教学风格突出、感染力强、教学效果好 | 5 | ||
评委签名 | 合计得分 |
六、评奖方案
团体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个人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奖金、奖品标准:
团体一等奖:200元;团体二等奖:150元;团体三等奖:100元;团体优秀奖:50元。
个人一等奖:奖状、奖品;二等奖:奖状、奖品;三等奖:奖状、奖品;优秀奖:奖状。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201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