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护航,赋能成长——心理团辅活动点亮中埂村青少年心灵

发布者:jxAdmin发布时间:2025-07-29浏览次数:10

为助力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引导他们以积极心态拥抱青春、探索自我,7月25日,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宜心向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中埂村,开展“心理健康青春行,童心向阳共成长”心理团辅活动。团队成员万议鸿同学担任主讲,为当地青少年打造了一场集知识探索、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心灵成长之旅,用专业力量守护青春成长。

知识引航:解码青春期身心密码

活动现场,“心理健康青春行,童心向阳共成长”横幅鲜艳醒目,与窗外合欢树的翠绿生机相映成趣。万议鸿结合PPT,以“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为切入点,开启知识探索之旅。

她围绕“突增、成熟、差异” 三大关键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青少年生理变化——从身高体重的快速增长,到第二性征的逐渐显现;同步剖析心理成长困惑,如自我意识觉醒带来的“独立渴望”、情绪波动引发的 “矛盾感”,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催生的 “孤独与期待”。“外貌焦虑”“友谊与孤独” 等贴近生活的案例,让抽象知识瞬间“落地”,孩子们纷纷点头共鸣。

互动讨论环节,“我在青春期遇到的‘第一次’”话题点燃分享热情。孩子们相互交流,大胆讲述 “首次长痘的烦恼”“和父母吵架后的愧疚”“收到同学小纸条的忐忑”,在倾听与回应中,学会接纳成长的不完美,理解“困惑是青春的常态,拥抱它才能更懂自己。

体验赋能:在游戏中激活成长潜能

知识引航后,潜能激发团辅活动将氛围推向高潮,通过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探索自我、联结同伴:

“优点轰炸”活动中孩子们围坐,轮流用真诚语言“挖掘” 同伴闪光点。从 “你画画超有想象力” 到 “你跑步永远坚持到底”,一句句赞美如阳光穿透阴霾,不仅让被夸者绽放自信笑容,也教会大家 “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现场暖意融融。

“我的‘百宝箱’”活动中孩子们拿起画笔和卡纸,梳理自身优点与爱好—— 有人画下 “擅长打篮球的自己”,有人写下 “喜欢观察小动物”,一张张卡片满载对自我的认知与热爱,成为专属“成长宝藏地图”。

“气球挑战赛”时小组合作搭建“高空气球结构”,考验创造力与团队协作。孩子们脑洞大开,用气球、胶带构建出 “摩天大楼”“花朵城堡”,在动手实践中懂得分工与信任能创造无限可能,欢笑声与奇思妙想充盈空间。

“能量卡” 书写活动尾声,孩子们在小纸条上郑重写下 “想尝试的新事物”——“学吉他弹唱”“参加演讲比赛”“帮村里老人打扫卫生”…… 这些饱含勇气与善意的文字,成为驱动未来成长的 “能量种子”。

青春护航:用专业点亮乡村成长路

整场活动贯穿“积极参与、真诚分享、尊重接纳、认真倾听” 课堂公约,万议鸿同学将专业心理知识融入游戏与互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疏解压力、建立自信。从户外合欢树象征的“蓬勃生命力”,到室内互动传递的“心灵联结”,活动打破知识与生活的边界,真正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成长闭环。

此次心理团辅,不仅让中埂村青少年更清晰认知青春期的自己,更在互动中收获友谊、激活潜能。“宜心向阳”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用专业与温度为乡村青少年护航,让青春在自我探索与心灵联结中绽放光彩。

正如活动后一位孩子在“能量卡”写下的:“今天知道了,青春的困惑不可怕,因为有人陪我一起面对;我的优点比我想的多,未来要勇敢试一试!”这或许就是“青春护航”的意义——不是灌输答案,而是点燃火种,让每个孩子都能带着勇气与热爱,向阳生长,逐光前行。

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用专业实践书写“青春护航” 的温暖故事,让更多孩子在成长路上,听见心灵的声音,拥抱属于自己的光芒。

供稿:教心学院 黄涛、万议鸿、何苗、王颖、张超艳  审核:杜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