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我院2022级心理健康教育1班白婷同学的论文《Examining the interplay of childhood abuse, bullying, and bullying victimization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 serial mediation analysis》(文章DOI: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5.1586797)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中科院三区)上发表。
研究基于四川省三所学校1327名初中生数据,首次构建了“童年虐待 → 自尊 → 同伴关系 → 道德推脱 → 欺凌/受欺凌”的完整链条模型,揭示了初中生的在童年时期的受虐待经历会降低自尊、破坏同伴关系、加剧道德推脱,导致“受虐—欺凌/受欺凌”的恶性循环,暴力和受害并非独立风险,而是同一心理链条的两种外化表现,童年遭受虐待的初中生更易成为校园欺凌者或受害者。
本研究的发现对于打破暴力循环、降低初中学生欺凌和受欺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自尊、同伴关系和道德推脱在童年虐待、欺凌和欺凌受害之间相互联系的链式中介效应的调查,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暴力和受害循环的理解,还有助于加强家庭、学校对学生的关注,为学生营造安全成长环境。
本论文发表实现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生发表SSCI/SCIE论文“零的突破”。我院陈鹏老师为白婷的指导老师并为通讯作者。
撰稿:李博 审核:张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