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心理学院党委组织师生收看 “2025年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秋季开学第一课”

发布者:jxAdmin发布时间:2025-09-23浏览次数:10

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筑牢师生思想根基,9 月 2 日至 25 日,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党委组织全院师生通过 “四川教育发布”视频号、快手号、抖音号等官方平台,以“主题党日 + 主题班会” 双载体联动模式,集中收看“2025 年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秋季开学第一课”,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本次思政大课以“家风传清韵 丹心映未来”为主题,聚焦家风文化的时代价值,分设“先贤家风・清廉如竹”“红色家风・矢志报国”“时代家风・责任担当” 三个篇章。课程通过沉浸式讲述先贤治家故事、生动再现红色家风传承历程、鲜活呈现新时代家风实践案例,将“廉洁”与“家国 两大核心内涵深度融合,既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清廉养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权力观,又激励师生从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中感悟使命担当,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伟业紧密相连。收看结束后,学院各党支部、各班级迅速开展想专题学习讨论。教师党员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畅谈如何将家风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如何以廉洁师风涵养优良学风;学生代表围绕“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好家风”“如何在专业学习中践行责任担当” 等话题踊跃发言,分享观课感悟与成长思考。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思政课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未来将以优良家风为准则,以家国情怀为动力,在教育报国、青春逐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教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2024级3班(研)谢志红:观看“2025年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秋季开学第一课”,使我深受触动。蕴含清正廉洁品质的先贤家风,为我们树立了道德标杆;红色家风里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彰显出他们矢志报国的伟大精神;而新时代少年的担当作为,则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身为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生,我意识到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思政教育。我们要将家风传承融入教学,让学生筑牢廉洁根基,厚植家国情怀,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培养出德技双馨的高素质人才。

教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25级1班(研)周晶鑫:本次课以“家风”“家教”为主题,呼吁大家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共同营造更好的社会“民风”,以展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国风”。“先贤家风,清廉如竹”,这句话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作为未来的幼教从业者,我深知肩上责任之重。孩子们的成长只有一次,每一个教育细节都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这堂特殊的“课”,我了解到许多先贤传承家风的故事,它们都带给我深刻的心灵震撼和思想启迪。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学前教育的决心。未来,我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守护孩子们的童心,助力他们在人生之初绽放最美的光彩。

教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24级1班(研)王艳梅:课程“家风传清韵,丹心映未来”的主题,让我对党员初心与教育使命有了更深认识。“先贤家风·清廉如竹”和“红色家风·矢志报国”让我深刻体会到家风是党性的日常体现。作为党员,我必须在修身立德上作表率;作为未来幼师,我的言行就是孩子最直观的活教材。我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始责任,需要将爱党爱国、清廉担当的红色基因,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自然融入孩子心田。今后我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努力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为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

教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23级1班(研)张诣茏:在观看秋季开学第一课后,我深有感悟。屏幕里,翠云廊千年古柏苍翠挺拔。三苏祠廉竹摇曳,赵一曼纪念馆的枪声仿佛仍在耳畔。育廉馆“510”廉洁文化微视频光影交错,短短半小时,我却像被历史、现实、未来三重时空同时击中。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社会的教育工作者,我更觉得“家风”二字重如千钧。家风不是博物馆里的青铜,是可传递的火把,我们既要手持火把,更要制造火把,唯有把“小我”写进“大我” 把“家风”对准“国门”,方能回应时代的嘱托,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今夜这粒种子已埋进我的心田,我愿用整个教育生涯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家风传清韵”成为“丹心映未来”的最美注脚。

教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22级1班李婷:参与“2025年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秋季开学第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我深受触动。节目中,三苏祠、杨升庵故居的沉浸式讲解,让“读书正业、孝慈仁爱”的家训具象化;赵一曼家书、周永开事迹展现的红色家风,更让我读懂家国大义。 作为学生党员,我明白在学习中需以先贤家训自律,坚守学术伦理;更要像乡村振兴博士、防疫青年那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后续我会践行“家风科研”承诺,以清廉为基、以担当为要,既做好自身本职工作,也带动身边同学树立正确价值观,为党支部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教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23级6班李萌: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并参与主题党日学习,我对“铭记与奋斗”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体悟。节目中以抗战英烈的血性与家国情怀,展现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党课则从“家风科研”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中,揭示出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二者共同指向一个核心:伟大精神唯有融入实践才能生生不息。我们既是历史的继承者,也是未来的开创者。当以先辈之志砥砺己身,在学术中坚守诚信,在科研中勇担重任,将个人奋斗汇入民族复兴的洪流,以青春之我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家国的崭新篇章。

教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22级4班熊宇鑫:《开学第一课》以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深刻揭示了我们在时代中的位置。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并非抛弃传统,而是在文明积淀中汲取力量,以勇气面对变革。那些坚守者的身影——考古学者、乡村教师、航天工作者——用行动诠释了何为使命。新学期伊始,我愿成为时间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既承袭过往的智慧,也奔向未来的星辰大海。

供稿:教心学院 沈奕 审稿:张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