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实践行动书写青年担当,帮助留守儿童形成有益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在其心中种下自尊、自信、自强的火种。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心路同行”团队在指导教师刘广林、寇立美的带领下,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打造了以“成长型思维训练”为主,以“素质拓展训练、红色主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辅导”为辅的一系列课程,并于2023年7月12日至17日在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为青杠林社区的留守儿童开展为期六天的夏令营活动。
打破自我设限 培养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训练主要围绕“思维、行动、资源”三个板块展开。活动期间,团队成员首先通过理论讲解的形式在《认识思维》课程上向同学们讲解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知识,接着以游戏的形式在《挑战盲盒》课程中引导同学们学会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成长型思维。在《探索目标》课程上,团队成员在帮助同学们探索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结合自身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并鼓励同学们要以实际行动实践计划、奔赴目标。在《认识内外在资源》课程上,团队成员从资源出发,引导同学们要学会开发内部资源。课程的最后,团队成员组织同学们写下了“成长型思维训练承诺书”,并以契约的形式来帮助同学们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自信勇敢地面对未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图为团队成员在授课。
素质拓展激活力 凝心聚力强信念
为帮助儿童度过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暑假生活,在开展成长型思维训练课程同时,“心路同行”团队还组织开展了音乐、美术、游园会等素质拓展活动。团队成员董依伶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曼陀罗绘画,她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曼陀罗这种植物,再从曼陀罗这种植物引申到曼陀罗图案,进而引导同学们借助曼陀罗绘画表达当下的内心情感,将一些消极的情感在绘制过程中表达出来。音乐律动青春,素拓开放心灵,为加深同学们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团队成员赵千慧带领同学们共同学习了红色歌曲《打靶归来》,通过音乐让同学们感悟了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奋斗精神。最后,团队成员李兆伦开展了一场游园活动,小朋友们在游园活动中踊跃地展示舞蹈、魔术、手工、绘画等才艺,现场气氛热烈、掌声连连。小朋友纷纷表示在素质拓展课堂中玩着就能学到知识,学得开心、学得自信。团队成员也表示要促进小朋友们在活动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
图为小朋友在进行曼陀罗绘画展示。
童心向党 助力成长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指示精神,“心路同行”团队于2023年7月14日下午赴四川省自贡市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参访学习。通过参观江姐故里旧址,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江姐“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炽热深沉的家国情怀、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永不叛党的政治品格”,并在后续的课程中将此次参访学习的收获和感悟提炼融入到夏令营活动中,以唱红歌、讲红色故事、认党旗党徽、开展党史知识问答等活动形式,让小朋友在活动中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光辉历程。
图为团队成员在江姐雕像前重温入团誓词。
关注心理健康 培育积极心态
“心路同行”团队成员将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知识融入到夏令营活动中,团队成员罗楠组织开展“马兰花开”、“同舟共济”、“心电感应”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小朋友们更加了解人际关系中语言的魅力和给予他人情感支持的重要性;队长邓玲教小朋友用正念冥想来调节情绪,达到改变思维模式、用正念等方法管理自我情绪的目的;团队成员李兆伦通过“击鼓传花”、“自我比拟”、“挥舞你的旗帜”、“我真的很不错”四个活动以音乐、绘画、问答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自信童年,幸福人生”主题心理辅导课,呵护儿童心灵健康,促进儿童心智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在开展“自信童年,幸福人生”心理辅导课。
学业辅导手拉手 教育帮扶心连心
此外,为解决部分留守儿童无人进行学业辅导的问题,团队成员还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学业辅导,对他们的作业以及课堂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讲解和辅导,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知识。
奋斗是青春最亮眼的底色,实践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心路同行”团队成员们不仅以实际行动在在留守儿童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更在社会实践磨炼了自身意志。未来,团队成员们将持续不断地为志愿服务投入青春力量,用奋斗彰显青年人的时代担当。